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故事集锦

信仰的力量:红色“燕翼堂”的家国故事

发布日期: 2023-09-27 来源: 学习时报

王成娟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对信仰做出这样的阐释:“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在沂蒙革命老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热血写忠诚,以力挽狂澜的担当和气魄,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地名家大族“燕翼堂”的子弟——刘晓浦、刘一梦叔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寻求信仰——抛却舒适的生活

  刘晓浦、刘一梦叔侄,出身于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一个勤于耕读的大家庭——“燕翼堂”。“燕翼”一词来源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燕翼堂”,相传是清代乾隆皇帝所赐堂号,其寓意有二:一是表彰刘家家风淳厚,德泽子孙;二是希望刘家子孙能够匡扶社稷。这是个在鼎盛时期有土地5800亩、山林上千亩的大家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片凋零,国弊民穷。面对家国危难,一批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进行千辛万苦的探索,接受革命浪潮的洗礼,刘晓浦、刘一梦叔侄也由此开启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航道。

  “燕翼堂”家族到了刘晓浦这一代,共有兄弟四人,他排行最末,刘一梦是刘晓浦三哥的长子。两人名为叔侄,但是年龄相近,志趣相投,自幼相互勉励,共同成长。虽然被家族寄予了光耀门楣的厚望,但是叔侄二人内心涌动的却是报国之志。刘晓浦1920年考入江苏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刘一梦1921年考入济南商业专科学校,后又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立志以文学唤起民众的觉醒。1923年,叔侄二人先后考入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当时有“东方的红色大学”之称,是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镇,吸引了四方热血青年影从云集。叔侄二人当时受教于邓中夏、瞿秋白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共产党。上海大学特别注重“读活的书”,学生平日除了上课就是参加社会活动,例如出版刊物、筹款募捐、游行示威等。这些就像新鲜空气一样,打破了孔孟之道对知识青年的桎梏,叔侄亲情也在共同学习中升华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之情。

  刘晓浦大学毕业后到南通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1929年4月,党派遣刘晓浦到山东,担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在艰险复杂的斗争环境下,刘晓浦先后以刘小浦、石玉河、刘泰和等化名开展活动,领导和推动革命工作。

  在叔叔的引领下,自幼文学功底深厚的刘一梦以笔为枪,加入了革命文艺战线。1927年秋,蒋光慈、钱杏邨等在上海创办了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刘一梦是该社主要成员及党的负责人之一。他经常以“一梦”“大觉”为笔名发表文章,尤其注重根据自身的真实体验,以细腻鲜活的笔触描绘工农群众所受的压迫。他的小说《失业以后》与当时口号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不同,深入刻画了纱厂工人在各种残酷压迫之下的苦难生活,为重新认识国民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别样视角。对此,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一文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1928年5月,刘一梦遵照党中央指示,到山东任共青团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29年2月,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

  厚禄高官、锦衣华服,这一切对于年轻的刘晓浦、刘一梦来说都唾手可得,但却被寻找到了信仰真谛的叔侄俩弃之如敝屣。

践行信仰——叔侄同道赴国难

  刘晓浦、刘一梦叔侄在山东工作期间,正值国民党对山东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大肆破坏和逮捕、屠杀时期,山东陷入空前的白色恐怖之中。为尽快打开局面,叔侄二人四处奔走,为重建山东省委和恢复山东党的工作夜以继日的工作。但是由于叛徒告密,山东省委屡遭破坏,1929年4月,刘一梦不幸落入敌人的魔掌。3个月后,刘晓浦和省委书记刘谦初夫妇等6人又被捕入狱。

  关押这批共产党人的济南“第一模范监狱”实为人间地狱,监房阴暗潮湿、污秽不堪;狱吏贪婪腐败、残暴至极。刘晓浦、刘一梦被捕后,敌人软硬兼施使出所有恶毒的招数,从封官许愿到坐囚笼、打板子、压杠子等种种酷刑,企图从叔侄二人身上打开缺口。但他们始终守口如瓶、大义凛然,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刘一梦更是斩钉截铁地说:“你们看太阳是从哪边出来的!”

  为营救刘晓浦、刘一梦出狱,刘晓浦的二哥刘云浦变卖了家中1200亩良田,携带古玩字画、玉器金银等到济南,疏通渠道,同时多次探监。刘云浦劝说两位亲人放弃革命,回家务农。刘晓浦回答:二哥,你就别管我了,我是救不出去的。出狱得自首,这一条我是至死也做不到!

  1931年初,蒋介石调兵遣将,意图对江西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这时,为保存实力避免被调到江西“剿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对被捕的共产党人进行了三次大屠杀。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刘晓浦、刘一梦等22名共产党人英勇就义,史称“四五”惨案。时年刘晓浦28岁,刘一梦26岁。

  刘一梦在他的小说《雪朝》结尾处描写了革命者为信仰而壮烈牺牲的画面:“霎时,他们都睡在雪地下了,腿还颤动着,像要挣扎的样子。朝影射着在他们的身上,洁白的雪地沾浸上了他们头部流出的鲜血,他们还直睁起眼睛向着太阳的冷凄的红光……”对于叔侄俩来说,这不只是一段文学描绘,更是在现实人生中他们作出的崇高选择——献身革命矢志不渝。

传承信仰——举家姓共跟党走

  刘晓浦、刘一梦殉难后,满腔悲愤的刘云浦赶赴济南,匆匆收殓后运回家乡。当他们回到“燕翼堂”时,全族上下60多口人穿着孝衣、搭起灵堂、跪迎灵柩,邻居街坊无不动容。

  按照沂蒙山的习俗,刘晓浦、刘一梦的灵柩应该入土厚葬。但刘云浦和家人商议决定,暂时把棺材厝葬在一个叫桑行子的地方,周边垒石,上面覆土,堆成两个没有地穴的大坟。刘氏族人在两位烈士坟前发誓:共产党不取得胜利,决不为两位亲人正式下葬。

  面对遭遇杀戮却只能浮厝的亲人,“燕翼堂”族人终于明白了《诗经》中“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的深刻意蕴:没有国家的强盛,何谈家族的兴衰、个人的安危!继叔侄二人之后,“燕翼堂”家族举家姓共跟党走,先后有26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5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刘家人主动拆除了祖先几代人呕心沥血建造的“燕翼堂”。“燕翼堂”按照八卦原理与图形布局,院高墙固,易守难攻。这个地方一旦被日伪军占领,将会给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造成极大威胁。刘云浦和家人深思商议后决定拆除“燕翼堂”,消弭隐患!1940年5月,刘云浦组织了第一次对“燕翼堂”的拆除,刘氏族人在“燕翼堂”八卦宅的大门前三叩九拜长跪不起。1944年底,刘云浦率领子孙彻底拆除了“燕翼堂”残存的所有房屋,扒平了墙基。望着高大而威严的大门慢慢倾斜、坚如堡垒的院墙轰然倒塌,失去温馨家园的刘氏族人泣不成声……毁家纾难,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并不鲜见,但“燕翼堂”用这种最直接、最决绝的方式去铸就信仰的火炬,也照亮了整个家族。

  1994年,刘晓浦、刘一梦叔侄的遗骨迁至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妥善安葬。如今,“燕翼堂”原来的深宅大院已经变成一片繁华的居民新区。这座传奇庄园虽然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如同今天“燕翼堂”旧址上傲立挺拔的松柏,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倔强峥嵘。

  (来源:学习时报)

Copyright @2014-2024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