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庆
“长江,古称天堑,源远流长,水深浪阔。”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湖北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堪称国之重器。自1957年10月建成后,该桥将武汉三镇(指武昌、汉口、汉阳)连为一体,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1956年6月,毛泽东到湖北调研。当他看到大桥雏形已经初步显现,江面上工人们一派热火朝天紧张施工的建设景象时,深受触动,创作了著名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其中“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
大国新生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从歌词中不难理解,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治理不好的“黄河水”和修建不了的“长江桥”看作是世间最难办成的大事。于是,在长江上建造一座大桥便成为中国人的夙愿。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最主要的铁路大动脉平汉(北平至汉口)线和粤汉(广州至武昌)线,在武汉三镇被长江一分为二,南北无法贯通,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武汉三镇每日依靠轮渡和木筏子来往的人数高达11.5万人次,每年水上遇难人数平均在300人以上,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惊人。于是,在长江之上建造一座大桥被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但党和政府依然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确定为国家在武汉投资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以非凡的魄力和勇气开始将世代的梦想变为现实。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作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定;3月,铁道部派出地质勘探队实地勘探。1952年,大桥设计事务所成立,在苏联桥梁专家的参与下着手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初步设计。1953年4月,周恩来批准成立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并调集国内部分桥梁技术力量参与建设工作。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2月,开始对武汉长江大桥的地质进行评查。1955年1月,武汉长江大桥地质勘探队完成了武昌蛇山到汉阳龟山之间的地质评查工作;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齐心协力 中苏专家冲破技术难关
1954年5月,政务院批准铁道部提出的聘请苏联专家组来华支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请求。7月,首批应邀来华的苏联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简称“西林”)、吉赫诺夫等7人抵达武汉。不久,苏联又派来18名成员的专家组协助大桥建造。
1955年2月,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主持召开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茅以升任主任委员,成员有罗英、陶述曾、李国豪、张维、梁思成、刘恢先等我国桥梁界、地质工程界、土木工程界、建筑界的著名学者、专家。此后,中苏专家共同携手开始了建桥大业。
在西林来中国前,他认真地研究了有关长江的水文测量记录和地质勘探数据,严肃地指出长江上建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在江底建起坚固高大的桥墩。如果用传统的“气压沉箱法”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且每名工人每天的实际作业时间仅有十几分钟,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最后,西林给出解决方案——采用“管柱钻孔法”。这一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江上施工,不受丰水期、枯水期的限制,还不会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虽然此方案优点明显,但其中涉及的新技术就连苏联专家也没有实践经验。
于是,大桥建设部门对“管柱钻孔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论证,并向上级请示。1955年上半年,为确保大桥施工进度和测试“管柱钻孔法”效果,国务院批准对新、旧两种方案进行反复比较。虽然试验过程充满挫折,但大家从不气馁,直到把所有问题解决。曾在苏联莫斯科铁道工程运输学院求学的李秀芝学成回国后参与了建桥工作,据她回忆,当时为选择钻头就经过了8次方案改进。经过中苏双方的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管柱钻孔法”终于试验成功。1956年10月25日,新华社报道称:“武汉长江大桥各桥墩下沉管柱和从管柱内向江底岩盘钻孔的工作,在10月23日全部结束,在管柱和钻孔内灌注混凝土的工作也大部分完成。这些情况表明,修建这座大桥具有决定意义的桥墩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了。……新的大型管柱钻孔法的运用,不仅保证了桥墩基础工程的速度,并且使工程造价大为降低。”在建桥过程中,像这样重大技术难关被两国专家们联手一一攻克的事例还有很多。
1956年10月,正在修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湖北省档案馆藏
万众一心 铸就中国桥梁史上的丰碑
“为建设长江大桥,来自全国各地的职工,三年来,日日夜夜,不论酷暑严寒,不避狂风骤雨,不畏洪水骇浪,英勇搏斗,表现了工人阶级无比的英雄气概……长江大桥就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上的这段碑文,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建设此桥的全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精神。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总体工程全面开工。在党中央发出“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桥”的号召下,国家部委有关人员、各地优秀的桥梁专家、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会聚武汉。他们万众一心,为大桥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建桥过程中,无论是著名专家、学者,还是参建工人,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1955年,新婚仅3个月的天津吊车司机王秀峰及其爱人郭仕珍从天津新河材料厂被调到武汉参加大桥的建设工作。王秀峰掌握20多种不同类型吊车的操纵技术,他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竖立、混凝土搅拌、正桥钢梁架设等工作。多年后,他回忆此事仍能对参与过的工作如数家珍:“长江大桥钢梁的每个组件、铸件,在我的心里都有数。每一根米字型钢梁的立柱有16吨,4个斜杆每个有9吨,钢梁下悬重36吨,上悬重35吨,到现在我仍记得清清楚楚。”其中,让王秀峰难以忘怀的是大桥钢梁胜利合龙时的情景:“我操纵着下悬吊机,吊着扎着两个大彩球的钢梁,稳稳当当落下时,大桥的最后一根钢梁架设完成。这时桥上桥下欢声雷动,锣鼓喧天,那个场面可热闹啦……”他成为中国建桥重要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像王秀峰这样用青春和汗水为祖国的建桥事业无私奉献的普通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后来有的成为先进生产者,有的成为特级劳动模范。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竣工通车。
“江水悠悠,长桥如画;楚天凝碧,艳阳似锦。”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和公路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堪称“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当天,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除各级首长、领导、专家和参建者外,还有5万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前来观礼。当第一列火车和由30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分别顺利通过公铁两用大桥时,现场一片沸腾。面对祖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大家欣喜不已,有的观礼者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盛况。
(来源: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