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华
郭亮是我们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也是与毛泽东一起组织和领导过工人运动的亲密战友。毛泽东赞扬他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1928年3月29日,郭亮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前坪,牺牲时年仅27岁。在郭亮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诗词虽然不多,却彰显了宁死不屈的史策丹心,凸显敢于斗争的风骨品质。
“问问社会,是何道理”
郭亮,原名郭靖笳,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射山冲上文家坝(今铜官街道郭亮村)。11岁时,他改名为郭亮,希望自己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少年时期的郭亮就留心观察老百姓饥饿苦劳的困顿生活并深入思考,写了一首锐利的新体诗《问问社会》:一个奇怪的问题,秀才、举人都说不值一提,教书夫子也说是普通道理,可是,他们一概不知!富人的谷米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种田人把谷担进富人仓里?问问社会,是何道理?富人的房屋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穷人造屋富人安居?问问社会,是何道理?富人的衣衫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种棉织布人衣不遮体?问问社会,是何道理?人们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为什么贫富不一?问问社会,是何道理?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道出民众疾苦,又以极其犀利的语言鞭挞社会不公,特别容易引发共鸣,很快便传诵开来。
也正是为了解答《问问社会》中的这些疑惑,郭亮越来越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关心民瘼,心系家国,开始走上一条积极探求真理的人生道路。1915年秋,14岁的郭亮考入长郡中学读书。随着湖南人民反日爱国斗争不断涌现,郭亮参加了长沙学生的爱国反日斗争。1916年,郭亮在长沙街头看见被杀害的革命党人的头颅,愤然咏诗:“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悲愤情感从这首诗作中喷薄而出,爱国的火种在这名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涓涓细水汇巨流”
爱国的火种一旦点燃便在郭亮年轻的胸膛熊熊燃烧。他体恤民众疾苦,为贫民毁家纾难。在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深切感受到汹涌但迷茫的革命热情。仿佛置身重峦叠嶂之中的郭亮,急切地探索着斗争的方式和前进的方向。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一直在努力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郭亮读到毛泽东的文章时,顿感眼前一亮,很快成为《湘江评论》的忠实读者。1920年,郭亮考入湖南第一师范,机缘巧合地结识了毛泽东,由此开始经常向毛泽东求教改造社会的道路。经毛泽东介绍,郭亮加入新民学会,后参加了由毛泽东、何叔衡、方维夏组织的湖南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斗争实践中,郭亮开始有了明确的革命理想和斗争思路,坚定地认为不改造这个国家,什么事也做不成。
1921年冬,经由毛泽东介绍,郭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南最早入党的党员之一。入党时,郭亮慷慨陈词:“有的人入党,只是献出一张空嘴皮,我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郭亮终于有所归属,赋诗一首抒发情怀:“涓涓细水汇巨流,千曲万转不停留;后浪推着前浪去,飞越群山得自由。”他把个人力量比作涓涓细流,一经投入党组织的怀抱便汇聚成惊涛骇浪,在党旗的指引下凝聚成革命斗争的磅礴力量。
“何时洗尽人间愁”
光荣入党后,郭亮在思想上愈加成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动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共同奋斗,救国行动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1922年夏,郭亮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立即投入革命运动。同年8月,受毛泽东委派,郭亮前往岳州开展粤汉铁路工运工作。当他乘船顺湘江而下驶向洞庭湖时,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吟道:“潇水流,湘水流,流入长江不见头。龙君送我洞庭水,何时洗尽人间愁?”郭亮深知此行道路坎坷、任务艰巨,但他无暇思量困难之轻重,而是立即投身到火热的工运之中。9月9日,郭亮组织和领导粤汉铁路三千工人大罢工震撼全国,揭开了湘区第一个工运高潮的序幕。同年底,郭亮把工人运动的火种引到他的家乡铜官。在斗争中,郭亮善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痛诉陶业工人的疾苦,如:“挖陶土勾弯了腰,推陶土弓驼了背,烧窑货烧焦了心,做窑货磨破了手,卖窑货跑瘦了腿”。寥寥数语道出对陶业工人世代以来水深火热穷苦生活的不平,引发工人共鸣,凝聚了斗争力量,带领陶业工人抗拒所谓“窑门税”,组织成立铜官陶业工会。在铜官陶业工会成立的当天,中共湘区区委送了一副一语双关的对联。上联是“莫说散沙不能成大器”,下联是“须知泥土可以变黄金”,高度褒奖郭亮带领陶业工人迸发的斗争力量。
在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陶业工人抗捐抗税斗争、长沙工人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等工人运动中,郭亮愈来愈展现出他极善于接近和鼓动群众的才能。当时的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对郭亮给予评价:郭亮是湖南职工运动的开创者。江西之安源、湖南之水口山、长沙,横亘湘鄂赣三省粤汉、株萍两路,这些地方工人及其他产业职业工人,都是在他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而组织斗争的。
“自古英雄不低头”
“湘水激荡漫江仇,利剑断水水更流。善恶尽管多颠倒,自古英雄不低头。”这首诗是郭亮遭到敌人逮捕后被押解武昌途中口吟的,既表达了他对“善恶颠倒”的愤恨之情,也彰显了他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924年7月,郭亮当选“湖南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委员长后,撰写了大量战斗檄文。在郭亮的精心组织下,湖南再次掀起反帝高潮。身处斗争前沿的郭亮被当时湘军军阀赵恒惕数次通缉。面对通缉布告,郭亮毫不畏惧,一笑置之,提笔写就一首打油诗:“赵贼恒惕,人面豺狼,一手杀人,一手烧香,口喊自治,暗通列强。此崽不除,百姓遭殃,取得狗头,铜板一双。劝告警察,勿受迷蒙,帮虎吃食,没好下场。布告一体,切切记详。”这首打油诗在嬉笑怒骂中揭露了反动派丑恶嘴脸,同时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民众指明斗争方向。在郭亮等同志的组织带领下,湖南的反帝爱国活动日益频繁,声势愈来愈大。面对大好革命形势,郭亮和战友夏明翰触景生情,联诗对诵。郭亮口诵:“一方宝剑床头挂,大鬼小鬼休进来。”夏明翰答曰:“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两位革命英雄以诗言志,斗争到底的决心跃然纸上。
1928年1月,受党中央派遣,郭亮担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阳被捕,29日凌晨即被反动当局慌忙秘密处决。临刑前,他挥笔给同为共产党人的妻子写下锥心遗书:“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吾志。此嘱。”这封感人肺腑的遗书既抒发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对后人接续奋斗的无限期许。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