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耀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眸中华百年奋斗历史,继续弘扬伟大五四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勇担大任,砥砺奋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燃爆青春的爱国运动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和任何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雄踞人类文明高峰千年之久的古老中国,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掀翻“天朝上国”的宝座,从此中国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羔羊。为了救国图存,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但无论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还是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都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一个皇帝倒下去了,千百个军阀又站了起来。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反动军阀连年混战,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对广大人民盘剥镇压,人民生活极度痛苦,国家前途深陷危机。
在民族危亡的沉沉夜暗中,一团烛光在上海点亮。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面世,它被人们比作“像春雷初动”“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在暮老中国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成为新文化运动发动的标志。《新青年》从高扬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开始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引领了时代的风尚,改变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恽代英等一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文化运动启发了国民的觉悟,使民主科学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接受了新文化启迪的中国进步青年的爱国热情,如“地火在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被德国侵占的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一再被拒绝。软弱无能的北洋政府,居然还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熔岩”喷发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由此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余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的青年学生满怀爱国激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奏响了礼赞青春的激昂旋律。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不仅学生罢课,而且商人罢市,工人罢工。6月3日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工人群众走上了斗争的前列。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这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天空。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二、唤醒中国的青春伟力
伟大的五四精神以其朝气勃发的青春活力,成为了唤醒中国、鼓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五四运动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这股成功改变中国的伟力源自于何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不仅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中国的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责任与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五四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承继并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的家国情怀,当时的进步青年,为了救亡爱国,血脉贲张,不惜挺身而出,奋起抗争。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的发问至今振聋发聩:“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五四运动时期中国青年这种担负天下兴亡的自觉热忱,令当时在北京讲学的美国学者杜威感慨万千,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五四精神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科学真理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助推的近代化浪潮,让爱国青年成了最先“开眼看世界”和最容易接受新知识的人,他们甘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锋。一时间,思想解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如百舸争流,在这些各式各样的“主义”汇聚而成的思想潮流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和科学性引人注目。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热”骤然升温,当时创办的400多种新刊物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或有倾向社会主义内容的达200多种。作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新青年》迅速发展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媒体,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才形成了一道恢弘而亮丽的风景。
五四精神唤醒了进步青年的国民意识,为民主注入了新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爱国进步青年走出了书斋,走出了学校,走到了中国劳苦大众的中间。五四运动后不久,陈独秀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18世纪以来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作斗争的旗帜;20世纪的民主,乃是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旗帜。运动中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使青年学生认识到了中国社会改造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苦难群众的命运。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在五四运动时代,一股潮流是要求民族独立,实现民主政治,改良人民生活,跟工人农民站在一块,跟老百姓站在一块,他们的立场是光明的。”一旦爱国青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就以此为指导,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的疾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精神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五四运动后的1920年纷纷破蛹而出。从北京来到上海的陈独秀,结识了日本中央大学法科毕业的陈望道、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李汉俊、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沈雁冰以及刚从日本回国的李达等人,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在这座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破土萌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毛泽东认为自己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五四运动两年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